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9月10日
哈佛固體氧化物燃料動力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美國哈佛大學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ShriramRamanathan團隊在十一月份的JournalofPowerSources上報道了其在固體氧化物燃料動力鋰電池(SOFC)領(lǐng)域取得的新進展:一是電池中不再使用鉑材料;二是將電池的運行溫度降至低于500℃。鑒于更低的操作溫度、更豐富的燃料來源以及更便宜的材料,SOFC可能很快成為一項主流技術(shù),給手提電腦或手機供電。
第一篇論文介紹了一種可以穩(wěn)定運行、功能性的全陶瓷納米結(jié)構(gòu)的薄膜電池(LSCF/YSZ/LSCF)。研究人員采用了緊密的特殊的陶瓷薄膜包裹層(每層厚度僅為幾納米),不僅不要昂貴的鉑材料或者多孔金屬電極,還將電解質(zhì)尺寸減少到以前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從而使新電池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
第二篇論文展示了一款由甲烷作為燃料的微型SOFC,其運行溫度在500℃以下,而傳統(tǒng)SOFC重要燃料是氫氣,運行溫度一般是800℃~1000℃,這些都限制了SOFC的應用范圍。
下一步,研究人員還將探索新型的用于甲烷SOFC的催化劑,最終找到便宜豐富、有助于進一步降低運行溫度的材料。這樣人們就可以在交通工具或便攜式電子產(chǎn)品上使用這種SOFC,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燃料。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瘋狂”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