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无码澳门在线_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_国产普通话刺激_女生免费黄视频

誰能奪得今年動力鋰電池頭把交椅

鉅大鋰電  |  點擊量:0  |  2020年09月15日  

多年來,我國的電動汽車銷量一直位居全球第一,如今形勢卻發(fā)生了逆轉。四月二十七日,普華永道公布的報告表明,今年一季度,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西班牙5個重要國家的純電動汽車新車注冊量為79300輛,已經超過我國的77256輛。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不久前的一次論壇上也表示:“我預測今年歐洲的電動汽車銷售量將超過我國?!?/p>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格局正在發(fā)生變化,對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排名也帶來了深刻影響。被行業(yè)公認為全球動力鋰離子電池第一陣營的松下、三星SDI、LG化學、寧德時代的排名變化更加引人關注。日前,SNE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LG化學上半年總裝機量為10.5GWh,同比上漲82.8%,市場份額為24.6%,成為上半年市占率最大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排名第二,總裝機量為10.0GWh,同比下降28.1%,市場份額為23.5%。而去年同期,寧德時代全球裝機量排名第一,LG化學僅排在第4位。據外媒報道,LG化學首席執(zhí)行官申克哲(ShinHak-cheol)近日在采訪中表示,公司目前擁有價值150萬億韓元(約合1250億美元)的訂單,這將使得公司在未來5年保持忙碌狀態(tài),“我們要擴大產量,以消化積壓的訂單”。從第1名降至第2名,或者從第4名升至第1名,看似不起眼的個位數變化卻蘊含著玄機。冠軍之爭,誰更加有勝算?


上半年座次排名發(fā)生變化


此前,SNEResearch公布的數據就顯示,2020年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排名前十位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裝機量份額有較大變化。LG化學、三星SDI、松下、SK創(chuàng)新等外資公司裝機量同比大幅上升,市場份額排名也不斷提升。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裝機量同比出現下降。外資公司與國內公司裝機量增幅不同,進而帶來了排名的變化。


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看,LG化學的裝機量從5.7GWh上升到10.5GWh,同比增幅高達82.8%,摘得裝機量市場份額桂冠。而就在2019年一季度,LG化學的市場份額還只有10.4%,如今卻已達到24.6%。同樣,今年上半年,三星SDI裝機量同比上升34.9%,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3.4%上升到6%;SK創(chuàng)新同比上升66%,裝機份額從1.8%上升到3.9%。


相較之下,持續(xù)多年位居第一的寧德時代,2020年上半年裝機量從13.9GWh下降到10.0GWh,同比下降28.1%,市場份額從25.1%下降為23.5%。從全球排名前10位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以及國內電池公司裝機量兩個維度來看,比亞迪的下降幅度最大,裝機量從7.5GWh降至2.6GWh,同比下降65.7%,裝機量份額從13.5%下降到6%。國軒高科的下降幅度為62.3%,裝機量從1.8GWh下降至0.7GWh,裝機量份額從3.2%下降到1.6%。在排名前10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中,我國僅有一家公司非但沒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即中航鋰電,裝機量從0.5GWh上升到0.8GWh,同比上升53.7%,裝機量份額從0.9%上升為1.8%。


縱觀動力鋰離子電池排名前10位公司的裝機量變化,有幾個關鍵點值得注意。首先,LG化學躍居全球第一。自2017年以來,寧德時代一直穩(wěn)坐頭把交椅,2020年一季度首次被LG化學超越,今年上半年這種格局仍未改變。其次,三星SDI更換掌門人之后,實現了全球裝機量的上升,這是否意味著新的策略有了明顯效果?第三,大多數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裝機量大幅下降,而中航鋰電不降反升,值得研究。


對此,真鋰研究總裁墨柯告訴《我國汽車報》記者,今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0.2%和56.4%;而傳統(tǒng)汽車同比分別下降45.2%和42.4%;新能源汽車的降幅高于傳統(tǒng)汽車,說明新冠肺炎疫情對新能源汽車造成的沖擊更大,而且整個上半年的情形基本保持不變,由此傳導到上游,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大幅下降。而歐洲市場電動汽車今年開始發(fā)力。LG化學,三星SDI等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很早就在歐洲布局,寧德時代、比亞迪、孚能科技等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在歐洲的布局普遍晚于韓國公司。歐洲市場開始發(fā)力后,首先帶動了LG化學、三星SDI等公司銷量的上升。


有關中航鋰電在國內電池公司中異軍突起,墨柯認為:“中航鋰電近年來發(fā)展很快,訂單量大幅上升就是最好的證明?!辟Y料顯示,中航鋰電曾是成飛集成控股的子公司。成飛集成的年報顯示,2019年成飛集成對中航鋰電進行了重大資產出售重組,這意味著中航鋰電有可能被拆分,單獨上市。一位風投人士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多家風投機構搶著給中航鋰電投資。由此可見,資本市場看好中航鋰電的未來。


韓國電池公司先享歐洲市場成果


近日,歐洲汽車制造商協(xié)會(ACEA)公布了歐洲電動汽車市場2020年一季度的注冊數據,涵蓋市場范圍包括歐盟(EU)、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挪威、瑞士、冰島)以及英國。數據顯示,歐洲電動汽車(包括少量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注冊量同比上升81.7%,達到228210輛,與國內電動汽車銷量大幅下降形成了鮮明比較。


歐洲四大市場的上升幅度非常明顯,一季度德國電動汽車注冊量為52449輛,同比上升125%;法國為35383輛,同比上升144%;英國為31918輛,同比上升119%;瑞典為18473輛,同比上升87.8%。歐洲地區(qū)電動汽車銷量的大幅上升,帶動了電池裝車量的大幅提升,韓國電池公司因很早就布局歐洲市場,如今開始坐享收成。


據外媒報道,2016年LG化學為波蘭弗羅茨瓦夫市附近的新廠投資16.3億美元,該廠于2017年投產,前不久LG化學理事會已決定擴建該廠產量。弗羅茨瓦夫距離德國邊境190公里,LG化學在此布局,順理成章地成為大眾汽車的電池供應商。除了波蘭廠,LG化學還在匈牙利科馬羅姆建設電池廠。這些產量加在一起大約為100~110GWh。


2016年,三星SDI投資3.58億美元,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修建電池廠,并于近日決定擴大歐洲廠的產量。三星SDI很早就與歐洲幾家汽車公司達成電池供應協(xié)議。一位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在廠興建之前,韓國幾家電池公司就與歐洲多家汽車公司達成了電池供應協(xié)議,有了訂單支撐才有后續(xù)在歐洲建立廠的計劃。由此看來,早在2016年之前,韓國電池公司就與歐洲整車公司達成一致,遠早于國內公司在歐洲設立電池廠的時間。直到2019年十月,寧德時代位于德國圖林根州的首家海外廠才正式破土開工。


未來市場變數仍很大


不過,盡管韓系電池公司在歐洲布局很早,但除了早期獲得的訂單外,歐洲幾大汽車公司并沒有把訂單全部交給韓系電池公司,而是在全球尋找多家供應商,形成多渠道供應的格局。


五月二十八日,國軒高科公布通告稱,通過轉股和募資定增的方式,大眾將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占其總股本的26.47%。未來,國軒高科向大眾汽車供應電池是大概率事件。購買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股份的不止大眾汽車。七月三日,戴姆勒宣布,梅賽德斯-奔馳與我國電池制造商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入股孚能科技。據了解,為滿足奔馳德國廠日益上升的需求,孚能科技將在德國沃爾芬(Bitterfeld-Wolfen)建立電池廠。


曾經,日產使用的是AESC的電池,但這種情況在六月十九日被打破。日產汽車公布消息稱,將與廣東公司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聯合開發(fā)適用于日產e-POWER智充電動技術車型的下一代車載電池。


與多家電池供應商合作的方式已成為市場趨勢。特斯拉原來只與松下合作,如今,LG化學、寧德時代都在為特斯拉配套。寶馬汽車也有多家供應商,就連曾經對電動汽車“不屑”的豐田也與松下、寧德時代、比亞迪達成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一位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整車公司尋找多家電池供應商是必然趨勢,這有利于整車公司的供應鏈安全。電池生產線的投資金額很高,電池公司一般不敢輕易投資太大的產量,以免風險過高。而整車公司一旦生產量大幅提高,電池公司的產量很難及時響應整車公司的產量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采用分散風險的辦法。


不過,每家公司的電池材料、技術路線不盡相同,整車公司采用多家供應商的產品,必然會給公司的BMS帶來麻煩,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上述業(yè)內人士說,以前大家對電池認知不足,以為BMS是一大難點,但隨著技術進步以及認識水平不斷提升,BMS標定問題不再是“攔路虎“。


我國汽車市場很大,歐洲市場也不小。韓國電池公司已提前在歐洲布局,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自然也不甘心把這塊蛋糕拱手讓人。寧德時代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歐洲是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消費市場,基于本地化供應原則,寧德時代在歐洲布局順理成章,在歐洲進行供應鏈與研公布局,將更好地與眾多世界車企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與融合,促進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技術迭代,保持科技領先。


疫情曾經給國內汽車市場帶來極大沖擊,如今國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生產、生活秩序正在恢復。最新數據顯示,七月國內電動汽車銷量已恢復上升。相反,從全球來看,美國疫情并未得到控制,歐洲情況也不容樂觀,這將給動力鋰離子電池配套帶來什么影響?未來,隨著各路公司的發(fā)力,市場又會發(fā)生怎么樣的變化?這些仍然有待觀察。


相關產品